全球半導體跨境並購基礎數據及原因分析
字號:T|T
2015年全球並購交易總額達4.7萬億美元,其中跨國並購交易規模達1.7萬億美元。主要引擎來自發達國家,歐洲、美國並購額超過全球總量的 50%;
貨幣寬鬆帶來的高流動性、強勢美元以及穩步上升的股票市場市值是推動發達國家跨境並購熱的三個因素;
機器製造業、電子製造、房地產和交通運輸行業的並購總額增加較快,是主要的行業並購重點;
中國跨境並購交易總規模達903億美元,占全球的5.3%。2016年上半年,中國跨境並購交易金額達到1441億美元,同比增長274%,中國已逐漸成為跨境並購最重要的發起者和目的地之一;
全球半導體行業並購情況追蹤及預判
2016年1-11月,據不完全統計,全球半導體行業共發生並購27起,交易規模接近1500億美元,其中超過30億美金(約200億rmb)規模以上的並購共7起,歐洲、美國、日本等先進半導體國家的並購額超過全球總量的80%(歐洲3%,美國52.5%,日本占24.5%);
物聯網(無線通信及傳感器)、汽車電子、功率器件和模擬電路是全行業的主要並購重點,其中1/3的交易與企業對物聯網市場的布局相關;
全行業增長放緩及研發成本上升,產業轉移西進東退,中國大基金的引導效應和對半導體企業的高估值溢價是推動半導體行業並購熱潮的主要因素;
未來歐洲企業將繼續成為行業內並購的主要標的,原因如下:
1. 歐元和英鎊的持續走弱顯著降低歐洲企業的被收購成本,歐洲主要國家在經濟恢複緩慢以及政治環境動蕩的影響下,股票市場表現不佳,對於境外企業進行跨國並購具有的相當吸引力;
2. 在通信、汽車電子、功率器件等並購熱點方向歐洲擁有比較多的合適標的;
3. 美元的強勢使得美國企業在收購他國企業時因匯率的變動所需的成本降低,創造和提高了一些企業通過跨國並購盈利的機會,同時中國基於“海外市場估值低、人民幣泡沫化、供給側改革走出去戰略”等諸多因素也會成為收購歐洲半導體企業的主要競爭者。
中國半導體行業跨境並購驅動因素分析及趨勢預判
與2015年相比,2016年截止目前國內公司參與的海外半導體並購案例數量與金額明顯下降,如中資背景基金CanyonBridge收購lattice,集創北方與亦國投收購Exar旗下iML、中芯國際收購Lfoundry等,相對而言,國內企業之間資本整合相對活躍;
中國半導體行業並購重點包括兩方麵,一是接軌全球市場選擇物聯網、汽車等新興市場領域的創新技術,二是圍繞中國核心芯片進口替代目標達成的關鍵產品領域(中高端MPU/MCU、FPGA/DSP、嵌入式MPU/DSP、DRAM/NAND、顯示驅動芯片、高端模擬及大功率器件等產品方向的國內產品市占率接近0%);
除了歐美(進口替代產品)、日韓(存儲器、驅動電路產業鏈)、以色列(黑科技及新興技術)等國家的並購標的也是中國半導體企業的追逐熱點;
中國半導體企業實現跨境並購的趨勢預判與挑戰:
1. 更有針對性,多從業務單元入手而非整體並購公司;
2. 國際並購審查更加嚴苛,國內資本市場監管趨緊影響使海外並購回歸理性;
3. 全球宏觀經濟及中國外交政治環境不確定性強,並購政策、匯率、融資杠杆風險加大;
4. 國內企業開始參與全球產業整合,技術和管理同步國際化。
上一篇: 智能手機充電需求旺盛 下一篇: 芯片廠為何紛紛布局汽車半導體?
同類文章排行
- 解析集成電路芯片原裝、散新和翻新區別
- 無線充電主流技術解決方案全麵解析
- 5G芯片大戰,華為高通誰與爭鋒?
- 芯朋淨利增長58.01%,新三板電源IC廠商業績
- 馬化騰談"缺芯之痛"國家大力支持,中國芯
- 選擇一款合適的手機充電器控製芯片應考慮那
- 走路也能充電,盤點十大創意無線充電新技術
- 教你如何辨別集成電路IC原裝正貨、散裝和翻
- 分析手機無線充電未來發展三大趨勢
- 中興員工發聲截圖曝光,集成電路芯片發展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