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功率白光LED芯片散熱的技術研究分析?
字號:T|T
藉由提高晶片麵積來增加發光量
期望改善白光LED的發光效率,目前有兩大方向,就是提高LED晶片的麵積,也就是說,將目前麵積為1m㎡的小型晶片,將發光麵積提高到10m㎡的以上,藉此增加發光量,或把幾個小型晶片一起封裝在同一個模組下。
雖然,將LED晶片的麵積予以大型化,藉此能夠獲得高多的亮度,但因過大的麵積,在應用過程和結果上也會出現適得其反的現象。所以,針對這樣的問題,部分LED業者就根據電極構造的改良,和覆晶的構造,在晶片表麵進行改良,來達到50lm/W的發光效率。
例如在白光LED覆晶封裝的部分,由於發光層很接近封裝的附近,發光層的光向外部散出時,因此電極不會被遮蔽的優點,但缺點就是所產生的熱不容易消散。
而並非進行晶片表麵改善後,再加上增加晶片麵積就絕對可以一口氣提昇亮度,因為當光從晶片內部向外散射時,晶片中這些改善的部分無法進行反射,所以在取光上會受到一點限製,根據計算,最佳發揮光效率的LED晶片尺寸是在7m㎡左右。
利用封裝數個小麵積LED晶片快速提高發光效率
和大麵積LED晶片相比,利用小功率LED晶片封裝成同一個模組,這樣是能夠較快達到高亮度的要求,例如,Citizen就將8個小型LED封裝在一起,讓模組的發光效率達到了60lm/W,堪稱是業界的首例。
但這樣的做法也引發的一些疑慮,因為是將多顆LED封裝在同一個模組上,所以在模組中必須置入一些絕緣材料,以免造成LED晶片間的短路情況發生,不過,如此一來就會增加了不少的成本。
對此Citizen的解釋是,事實上對於成本的影響幅度是相當小的,因為相較於整體的成本比例,這些絕緣材料僅不到百分之一,並因可以利用現有的材料來做絕緣應用,這些絕緣材料不需要重新開發,也不需要增加新的設備來因應。
雖然Citizen的解釋理論上是合理的,但是,對於較無經驗的業者來說,這就是一項挑戰,因為無論在良率、研發、生產工程上都是需要予以克服的。
當然,還有其他方式可達到提高發光效率的目標,許多業者發現,在LED藍寶石基板上製作出凹凸不平坦的結構,這樣或許可以提高光輸出量,所以,有逐漸朝向在晶片表麵建立texture或PhotONics結晶的架構。
例如德國的OSRAM就是以這樣的架構開發出“ThinGaN”高亮度LED,OSRAM是在InGaN層上形成金屬膜,之後再剝離藍寶石。這樣,金屬膜就會產生映射的效果而獲得更多的光線取出,而根據OSRAM的資料顯示,這樣的結構可以獲得75%的光取出效率。
逐漸有業者利用覆晶的構造,來期望達到50lm/W的發光效率,由於發光層很接近封裝的附近,發光層的光向外部散出時,因此電極不會被遮蔽。
當然,除了晶片的光取出方麵需要做努力外,因為期望能夠獲得更高的光效率,在封裝的部分也是必須做一些改善。
上一篇:低待機功耗電源方案選擇? 下一篇: 電子產品防止被“山寨”的幾種方法?
同類文章排行
- MOS驅動電流計算的三種方法
- 電源PFC的作用是什麽?
- 電源適配器的電壓與電流之間關係?
- 黄瓜视频污污在穩壓三極管中輸出為何隻有一半?
- UC3842電路連續燒芯片的原因?
- LED芯片和燈珠怎麽選?
- 三極管開關電路與場效應管電路的區別?
- 光耦在電路中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 五大注意讓你的LED燈珠壽命延長
- 光耦元件輸出端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