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將駛入發展快車道
字號:T|T
近期,國外研究機構表示,隨著去庫存結束,汽車電子與工業終端等新興市場帶動,全球半導體有望改變蕭條發展的景象,實現複蘇。預計2016年全球半導體營收增速為0.3%,2017年為3.08%。
在此利好背景下,我國本就發展強勁的集成電路產業將獲得較大推動力,駛入發展快車道。
我國芯片進口依賴大 政策忙強芯
芯片是一種電子元器件,又可稱為集成電路或半導體,對電子信息產業經濟和國家安全都有巨大作用。
我國是芯片消費大國,然而本土芯片僅能滿足國內IT行業20%的市場,多數芯片需要從國外進口,我國集成電路產業薄弱,亟待改善。
因此,近年我國政策頻繁利好集成電路產業,開始本土“強芯”。
2014年,我國出台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同時又成立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即大基金),2015年,《中國製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將集成電路產業列入重點發展產業名單,近期,財政部又下發了關於軟件和集成電路產業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
政策見效 集成電路產業與市場發展迅猛
受“強芯”政策利好影響,集成電路產業與市場均取得了快速發展的成績。
產業方麵,我國集成電路產業也已成型,並穩定發展。
產業鏈上,集成電路產業有上中下遊三大環節。其中,上遊是芯片設計環節,我國有海思、展訊等公司;中遊是製造環節,中芯國際、振華科技是代表;下遊是封裝測試環節,我國有長電科技、華天科技等。
產業聚集區方麵,我國已經有長三角、環渤海、珠三角三大集成電路產業聚集區域,這三大區域集成電路產業規模銷售收入占全國整個產業規模的90%以上。
市場方麵,中國芯片在全球取得了逆勢發展的成績。
2015年全球集成電路市場下滑,當年市場銷售額為3352億美元,同比下降了0.2%,智能手機增速變緩以及PC市場萎靡是主要原因。盡管中國也受到這兩大因素幹擾,但中國集成電路市場規模在2015年仍舊保持較快增長。
2013年我國集成電路市場銷售額約為916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1%;2014年銷售額突破萬億元,達10393.1億元,同比增長13.4%;2015年集成電路銷售額為11024億元,同比增長6.1%。
存儲成中國“芯”方向 集成電路如何做大做強?
擴大規模提升技術 整合並購是捷徑
與國外集成電路產業相比,我國集成電路還存在產業規模小、核心技術不強的劣勢。因此,產業進一步發展需要擴大規模,提高技術。
筆者認為,對內整合、對外並購是集成電路產業擴大規模、提高核心技術的“捷徑”,在未來這兩大現象將成為產業發展主流。
2014年9月,國家組織多個企業設立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開始積極幫助國內企業進行投資兼並活動。2014年12月底,在產業投資基金的幫助下,長電科技和淡馬錫簽訂協議,宣布以7.8億美元收購全球第四大芯片封測廠商新加坡星科金朋的全部股權,這是目前國內集成電路企業出海收購的最大手筆。
今年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主旋律仍將是兼並重組,並且在數量和金額上將有所突破。目前正在醞釀的海外並購案不會少於2015年,可能會有幾個相當大額的並購。除了海外並購,對內整合也同樣是產業今後發展的方向。
上一篇: 半導體產業的新機遇 下一篇:2016年上半年手機性能TOP 10發布 誰是最大贏家
同類文章排行
- 解析集成電路芯片原裝、散新和翻新區別
- 無線充電主流技術解決方案全麵解析
- 無線充電原理以及優缺點分析
- 教你如何辨別集成電路IC原裝正貨、散裝和翻
- 5G芯片大戰,華為高通誰與爭鋒?
- 芯朋淨利增長58.01%,新三板電源IC廠商業績
- 馬化騰談"缺芯之痛"國家大力支持,中國芯
- 走路也能充電,盤點十大創意無線充電新技術
- 選擇一款合適的手機充電器控製芯片應考慮那
- 解讀集成電路電源管理IC工作原理及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