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聯芯12寸廠Q2量產 初產5千片
字號:T|T
廈門聯芯12寸廠預計最快第二季導入量產,初期產能5千片,年底將擴增至1萬片,聯電預估,聯芯今年整體產能可望占營收比重達5%至10%之間。
聯芯是由聯電、廈門市政府與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三方共同合資的12寸晶圓代工廠,資本額20.7億美元,聯電預計5年內出資13.5億美元;聯芯去年底完工投產,創下聯電20個月就開始量產的12寸廠新紀錄。
聯芯已完工的晶圓廠,規劃月產能共5萬片,目前量產的第一座廠以導入40nm製程為主,月產能約1.1萬片,聯電預計最快第二季將其中5千片轉量產28nm製程,年底再擴增5千片,合計1萬片的28nm製程,等於第一座廠月產能共1.6萬片,等2.5萬片填滿後,再考慮量產另一座2.5萬片的廠。

聯電指出,該公司技術授權28nm技術給子公司聯芯,技術授權金額2億美元,將依進度認列技術授權金;但因聯芯為子公司,對聯電僅有現金收入,權利金不算獲利,另預估聯芯今年整體產能可望占營收比重達5%至10%之間。 半導體業界認為,聯電在南科的28nm技術良率已趨水平,勝過中芯,看好技術授權聯芯的競爭力。
依照投審會規定,聯電已開始量產14nm製程,符合赴大陸並購、參股投資的製程技術需落後該公司在台製程技術一個世代的規定。
聯電表示,該公司12寸廠生產主要基地仍分別在南科與新加坡,目前南科與新加坡廠的月產能各5萬片,南科廠已量產自主研發的14nm鰭式場效晶體管(FinFET)製程技術,並出貨給主要客戶,良率達先進製程的業界競爭水平,此製程將有助客戶開拓新應用電子產品。
上一篇:2017 年IC人才挖角將更趨白熱化 下一篇:全球車用IC市場成長6.4%
同類文章排行
- 無線充電主流技術解決方案全麵解析
- 解析集成電路芯片原裝、散新和翻新區別
- 5G芯片大戰,華為高通誰與爭鋒?
- 芯朋淨利增長58.01%,新三板電源IC廠商業績
- 馬化騰談"缺芯之痛"國家大力支持,中國芯
- 選擇一款合適的手機充電器控製芯片應考慮那
- 走路也能充電,盤點十大創意無線充電新技術
- 分析手機無線充電未來發展三大趨勢
- 中興員工發聲截圖曝光,集成電路芯片發展陷
- 教你如何辨別集成電路IC原裝正貨、散裝和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