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集成電路產業蓄勢待發,爆發在即的發展情景
字號:T|T
還沒有另外一家中國企業,能像紫光集團一樣在兩到三年時間裏連續掀起集成電路產業並購浪潮:7億美元收購展訊、9億美元收購銳迪科、25億美元收購新華三、38億美元控股西部數據……連番的大動作並購下,紫光成為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當之無愧的“土豪”。
紫光如此凶悍買買買的背後,反應出在政策利好下,我國集成電路產業蓄勢待發,爆發在即的發展情景。
缺芯少屏 集成電路產業待自強
集成電路又稱芯片,是一種電子元器件,對電子信息產業經濟和國家安全有巨大作用。
我國電子信息產業一直存在缺芯少屏的問題,電子信息產業對芯片需求量巨大,而本土所產的芯片僅能滿足電子信息產業約20%的需求,絕大多數芯片依賴國外進口,這對本土IT產業發展和國家信息安全不利。
因此,近年我國政策頻繁利好集成電路產業,開始本土“強芯”。
2014年,我國出台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同時又成立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即大基金),2015年,《中國製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將集成電路產業列入重點發展產業名單,近期,財政部又下發了關於軟件和集成電路產業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
政策推動 集成電路市場迅速發展產業規模初見成效
政策利好下,我國集成電路市場迅速打開,產業規模也不斷發展。
市場方麵,中國芯片在全球取得了逆勢發展的成績。
2015年全球集成電路市場下滑,當年市場銷售額為3352億美元,同比下降了0.2%,智能手機增速變緩以及PC市場萎靡是主要原因。盡管中國也受到這兩大因素幹擾,但中國集成電路市場規模在2015年仍舊保持較快增長。
2013年我國集成電路市場銷售額約為916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1%;2014年銷售額突破萬億元,達10393.1億元,同比增長13.4%;2015年集成電路銷售額為11024億元,同比增長6.1%。
產業鏈上,集成電路產業有上中下遊三大環節。其中,上遊是芯片設計環節,我國有海思、展訊等公司;中遊是製造環節,中芯國際、振華科技是代表;下遊是封裝測試環節,我國有長電科技、華天科技等。
產業聚集區方麵,我國已經有長三角、環渤海、珠三角三大集成電路產業聚集區域,這三大區域集成電路產業規模銷售收入占全國整個產業規模的90%以上。
核心技術與規模劣勢 亟待並購與整合改善
不過,與國外集成電路產業相比,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還麵臨核心技術不高、產業規模弱的劣勢,集成電路產業進一步發展,需要提升技術、擴大產業規模,而企業整合並購,是完成上述過程的“捷徑”。
2014年9月,國家組織多個企業設立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開始積極幫助國內企業進行投資兼並活動。2014年12月底,在產業投資基金的幫助下,長電科技和淡馬錫簽訂協議,宣布以7.8億美元收購全球第四大芯片封測廠商新加坡星科金朋的全部股權,這是目前國內集成電路企業出海收購的最大手筆。
今年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主旋律仍將是兼並重組,並且在數量和金額上將有所突破。目前正在醞釀的海外並購案不會少於2015年,可能會有幾個相當大額的並購。除了海外並購,對內整合也同樣是產業今後發展的方向。
上一篇:樂視手機延付貨款的原因 下一篇:中國半導體企業未來10年內有望實現全球領先
同類文章排行
- 深圳半導體產業鏈漸趨完整的版圖
- 三星/SK海力士將大規模投資研發DRAM 市場或
- 台積電坐穩晶圓代工龍頭 高端封裝明年豐收
- 2016半導體鏈全線看旺 晶圓訂單爆滿
- 如何解決USB電壓下降問題?
- 全球代工產業格局生變 富士康轉戰印度
- 中國大陸12寸晶圓廠分布
- 半導體:聯發科紫光估計懸了 台灣排斥陸資
- 智能家居在線批量燒錄的應用
- 全球市場LED燈泡8月售價:美國市場價格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