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集成電路產業也搭上了資本快車 加速證券化
字號:T|T
在外有產業轉移、內有國家大力扶持的雙重趨勢之下,大陸集成電路產業也搭上了資本快車,加速證券化,有越來越多的集成電路企業啟動IPO計畫,截至目前已有兆易創新、國科微、瑞芯微等約十家公司發布IPO消息,其中,除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外,還包括江豐電子、清溢光電等產業鏈細分領域的企業,顯示大陸本土企業在半導體產業核心領域方麵已初具規模。
據了解,自去(2015)年以來,大陸先後已有全誌科技、潤欣科技、景嘉微等成功登陸A股,由於積體電路正處產業發展階段,這些公司受到市場和投資者熱捧,有的甚至出現了十倍的漲幅。瑞芯微於本月初進行了IPO預披露,還有兆易創新、國科微、瑞芯微等約十家公司先後公布了IPO資訊,數量可觀。
在計畫IPO的行列中,除芯片設計企業外,細分領域新秀也紛紛湧現,以江豐電子為例,公司所募資金用於年產400噸平板顯示器用鉬濺射靶材坯料產業化專案、年產300噸電子級超高純銅生產專案、年產300噸電子級超高純鋁生產項目等,其在半導體領域的主要客戶包括中芯國際、台積電、東芝、海力士、意法半導體等知名廠商,平板顯示器客戶則有京東方、TCL旗下的華星光電等。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大陸的兩輪產業扶持、“千人計畫”的持續實施,大陸集成電路產業已在這些更核心、細分的領域累積了成果;資料顯示,中微半導體的等離子介質刻蝕機已打破美商的壟斷、切入國際大廠供應鏈;上海微電子裝備的先進光刻機和盛美半導體的兆聲波單晶圓清洗機均已出貨多台,並有海外銷售。
另據初步統計,自去年底起,已有12家上市公司跨界收購集成電路資產,包括萬業企業讓殼浦東科投、大港股份並購IC封裝企業艾科半導體等案例;此外,三毛派神選擇晶片設計公司眾誌芯科技作為重組標的,盡管眾誌芯科技尚處虧損,但其評估增值率卻超過了31倍。
除了借助上市平台的資本運作,各路產業資本也在密集設立集成電路產業並購基金。據統計,已有包括京東方、TCL、聯創電子、華西股份、海格通信等上市公司設立近200億人民幣的產業並購基金,伺機跨界投資。業內人士表示,在大陸國家政策和“大基金”的持續扶持和引導下,產業資本已開始被驅動,而這種效應還在持續放大,隨著“大基金”二期的設立,預料會吸引更多產業資本進入積體電路產業,並持續助推該產業發展。
同類文章排行
- 深圳半導體產業鏈漸趨完整的版圖
- 三星/SK海力士將大規模投資研發DRAM 市場或
- 台積電坐穩晶圓代工龍頭 高端封裝明年豐收
- 2016半導體鏈全線看旺 晶圓訂單爆滿
- 如何解決USB電壓下降問題?
- 全球代工產業格局生變 富士康轉戰印度
- 中國大陸12寸晶圓廠分布
- 半導體:聯發科紫光估計懸了 台灣排斥陸資
- 智能家居在線批量燒錄的應用
- 全球市場LED燈泡8月售價:美國市場價格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