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半導體比台灣半導體落後?
字號:T|T
比較現今中國大陸與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就整體競爭力來說,台灣是領先的,尤其是晶圓製造方麵,上海的中芯國際比台積電落後至少兩個時代。中國大陸需要用到先進製程的公司如展訊、海思(華為)等,一定要采用台積電的製程。
IC設計公司整體的營收,工程師的素質、人數,台灣仍然領先。累積的經驗、智財及專利等也優於中國大陸。不過中國大陸在快速追趕中。尤其在工程師素質上,台灣的優秀理工學生多以電機、電腦為第一誌願。台大、成大、清大、交大的畢業生是台灣半導體產業的骨幹。
可是中國大陸的優秀理工大學更多:清華、交大、浙大、複旦、中國科大、哈爾濱工大等等。台灣設計公司在人才供給不足的情況下,早就登陸去成立設計中心了。中國大陸是個大市場,又同文同種,做生意很方便。其他國家都去逐鹿這個大市場,台灣公司能不去嗎?
中國大陸現在有個最大的競爭利基—訂定自己的標準規格。以無線通訊來說,歐美使用WCDMA。高通是當初CDMA的發明者,有許多專利避不掉,每年收到的權利金占公司營收的30%以上。中國大陸在3G階段,成功地訂定了TD SCDMA。台灣的設計公司若要去大陸競爭,自然要認真看待這些因素。台灣政府在製定政策時,自然也要認真考慮這些因素,不能設限太多,剝奪了台灣公司的競爭優勢。
最近中國大陸的紫光集團高調地要購買台灣的半導體公司,造成台灣社會不少爭議與討論。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紫光集團是中國公司,有其政治敏感度。台灣一般的反應是擔心被對台灣有敵意的中國政府蓄意收購,掏空台灣的高科技。
換成是其他國家的公司,就沒有這些恐懼與疑慮了。前一陣子,美國的記憶體公司美光要購買南亞科所持有24%華亞科的股份,並將華亞科全麵下市。消息傳出後,台灣社會一片平靜;不懂記憶體的人不緊張,因為這是美國公司,對台灣沒有敵意;懂記憶體的人不擔心,因為台灣隻有記憶體產能,沒有技術不必擔心。
再說白一點,現今如果是英特爾來並購台灣公司,台灣社會人士不但不會緊張,反而會感到驕傲,會當成是一件喜事。其實並購成不成也要看當事人的意願,如同男女嫁娶,要情投意合才成。關於中國大陸公司並購台灣公司,隻要認清以下幾點就不必恐慌了。
一、每個國家都會扶植其策略產業。中國大陸政府扶植、補助其半導體產業是常態,台灣的半導體之所以有現今成果也是政府補助的。
二、中國大陸每年購買集成電路芯片的支出比購買石油還多,因此用廣大的市場為誘餌,規定供應商必須用中國大陸製造的產品,以增加芯片的自製率。
這是台積電不得不去中國大陸設廠的苦衷。否則假以時日,台積電的客戶隻好減少在台灣下單。聽起來不公平,可是每個政府為了保護自己的產業、發展自己的產業都會這樣做的。台灣政府也應該做同樣的事,隻是台灣的市場比起美國和中國大陸是小太多了,做了也無效。許多人都忘記當初美國政府為了反傾銷、反侵權對台灣祭出301法案,逼得台灣公司重視IP,提升技術。
三、台灣短期內可用法令來限製中國大陸公司並購台灣公司(例如IC設計公司或晶圓廠),但是應該允許中國大陸資金有條件參股,關鍵是主導權要守得住。
如此設計公司可以在中國大陸競爭,不會失去廣大的商機。長期而言,台灣公司還必須增強自己的競爭力,而且動作要快。否則如前所述,當整個半導體產業愈走愈辛苦時,再來轉型或合並就遲了。對台灣公司到中國大陸設廠或設計中心,當然也可以設限,而且以前就在做了。重點是不能剝奪台灣公司在世界各地的競爭機會。
四、對IP的保護,其實不必太擔心,因為每家公司都在進行。尤其像台積電這樣規模的公司,會盡其最大的努力保護自己的技術和智財。
同類文章排行
- 深圳半導體產業鏈漸趨完整的版圖
- 三星/SK海力士將大規模投資研發DRAM 市場或
- 台積電坐穩晶圓代工龍頭 高端封裝明年豐收
- 2016半導體鏈全線看旺 晶圓訂單爆滿
- 如何解決USB電壓下降問題?
- 全球代工產業格局生變 富士康轉戰印度
- 中國大陸12寸晶圓廠分布
- 半導體:聯發科紫光估計懸了 台灣排斥陸資
- 智能家居在線批量燒錄的應用
- 全球市場LED燈泡8月售價:美國市場價格最